首页 文章 排行 更新 赞助VIP 程序下载 注册登录

轧钢常见堆钢事故及处理措施

一、粗中轧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1、轧件咬入后机架间堆钢
故障原因:
(1)轧制速度、轧辊直径设定不正确;
(2)换辊(槽)后张力设定过小;
(3)钢温波动太大;
(4)轧辊突然断裂;
(5)由于电控系统原因引起某架轧机的电机突然升速或降速。     
处理措施:
(1)准确设定轧制速度、辊径和张力;
(2)保温待轧,通知加热炉调火工;
(3)更换断辊;
(4)检查电气系统。

2、轧件头部在机架咬入时堆钢
故障原因:
(1)轧件尺寸不符合要求;
(2)轧槽中有异物或打滑;
(3)导卫安装不良、磨损严重或导卫中夹有氧化铁皮等异物;
(4)坯料内部存在分层、夹杂或冶废等缺陷引起的轧件“劈头”;
(5)上、下辊径不同、磨损不均匀或不同步造成的轧件头部弯曲;
(6)头部钢温过低造成的咬入困难或头部开裂;
(7)轧机机架刚性不好,轧制过程中存在跑偏现象;
(8)坯料“脱方”严重;
(9)轧件出粗轧机架后翘头导致不能顺利咬入下架次或头部冲导卫,简单来说就是翘头。
处理措施:
(1)对轧机辊缝作适当调整;
(2)检查、清理或打磨轧槽;
(3)检查、清理、调整或更换导卫;
(4)认真检查坯料;
(5)检查传动部件间隙或更换轧辊;
(6)改善出钢条件;
(7)关掉除鳞用高压水;
(8)对轧机机架进行加固;
(9)在1#轧机前加装一个滑动导卫。
(10)认真检查前一架次进口导卫是否松动,导卫松动使轧件咬入箱型孔后受到进口导卫的压力,使轧件下部受压较大,导致下部延伸变大而造成翘头,最终未能顺利咬入轧机而堆钢。
轧钢
3、轧件卡在机架内造成堆钢
故障原因:
(1)由于钢温过低或轧制速度过高而引起电机过载跳闸;
(2)发生设备或安全事故时紧急停车。
处理措施:
(1)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二、预精轧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1、机架间堆钢
故障原因:
(1)辊径、辊缝设定错误;
(2)导卫安装不准确,导卫被堵塞或被冲掉;
(3)粗、中轧张力过大,轧件在预精轧“甩尾”;
(4)轧机或辊箱轴承烧,导致次架次料型变化;
(5)压下装置自锁性能坏,在轧制时因振动,料型产生变化。
处理措施:
(1)重新设定辊径、辊缝;
(2)检查、更换并认真调整对中导卫;
(3)控制来料尺寸;
(4)消除张力;
(5)电气人员或机械人员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设备。

2、预精轧自动停车
故障原因:
(1)润滑系统故障;
(2)电机跳闸。
处理措施:
(1)检查润滑系统;
(2)电气检查。

三、精轧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1、精轧后废品箱内堆钢
故障原因:
(1)精轧后导槽内留有遗物;
(2)精轧机组与双模块机组速度不匹配;
(3)精轧末架进口导卫问题;
(4)水冷导槽磨损严重;
(5)精轧机后某水箱或某水阀调整过大,造成水阻力大或水箱内有残留水
(6)吐丝管安装或设计出现问题;
(7)精轧机辊径输入错误,导致精轧机速度实际与反馈差距大,与吐丝机之间速度不匹配。
处理措施:
(1)检查、清理导槽和导卫;
(2)正确调整堆拉关系;
(3)根据钢在废品箱后的抖动情况,均匀稳定开水阀;
(4)更换设计稳定,工艺成熟的吐丝管;
(5)确认精轧机辊径。

2、精轧内机架间堆钢
故障原因:
(1)导卫夹铁堵塞、安装不好、滚动导卫坏;
(2)配辊错误;
(3)辊缝设定有误;
(4)有原料破料夹杂物;
(5)前面机组有张力,在精轧机内留尾;
(6)轧件冲出口。
处理措施:
(1)检查、更换导卫;
(2)重新配辊、设定辊缝;
(3)把飞剪切头切尾加长,粗中轧岗位工认真检查1#飞剪处的半成品料是否有夹杂,有就与2#台联系2#飞剪碎断掉;
(4)控制来料尺寸。

3、飞剪处堆钢
故障原因:
(1)切头(尾)过长而卡在导槽内;
(2)剪刃、转辙器磨损,变形或位置不正确;
(3)未剪断、不切头或切弯头影响咬入;
(4)中途飞剪误动作,剪切失控。
处理措施:
(1)重新设定切头(尾)长度和张力;
(2)检查剪刃和飞剪前、后导槽;
(3)重新设定飞剪超前系数;
(4)检查光电管、热检及电源信号。

4、 活套处堆钢
故障原因:
(1)活套动作时间不正确;
(2)套量过大或速度设定不正确;
(3)活套起套辊或轧件导向板磨损严重;
(4)活套扫描器故障或前面热检信号被挡;
(5)冷却水过多或水雾过大影响检测效果;
(6)活套因电气或机械问题突然落套。
处理措施:
(1)重新设定参数;
(2)更换相关备件;
(3)检查以上相关设备及其动作;
(4)在热检信号合适位置加挡板、加风扇;
(5)电气人员或机械人员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设备。


检查导卫故障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