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工的常识名词解释
6
1 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2 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 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4 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5 静态模型
就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再参照经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确定吹炼加料量和氧气消耗量,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及成分目标。
6 溅渣护炉
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7 转炉的经济炉龄
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综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高,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8 综合砌炉
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9 转炉炼钢的动态控制
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是在静态控制基础上,应用副枪等测试手段,将吹炼过程中金属成份、温度及熔渣状况等有关信息对吹炼参数及时修正,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由于它比较真实的掌握了熔池情况,命中率比静态控制显著提高,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其中有吹炼条件控制法、轨道跟踪法、动态停吹法、称量控制法。
10 供氧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是米3/吨·分。
11 转炉静态控制
是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建立设定的数学模型,即按照已知的原料条件和吹炼终点钢水温度及碳含量计算铁水、废钢、各种造渣材料及冷却剂的加入量、吹氧量和吹氧时间,并按照计算结果由计算机控制整个吹炼过程至终点,在吹炼过程中不按任何新信息量进行修正的一种控制方法。
12 炉熔比
新转炉砌砖后的容积与装入量之比。
13 马赫数
气体的流速与当地音速之比。
14 氧气流量
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
15 定量装入
在整个炉役期间,每炉的装入量保持不变。
16 造渣制度
确定合适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时间及快速成渣。
17 扩散脱氧
脱氧剂加入到熔渣中,通过降低渣中TFe含量,使钢水中氧向熔渣转移扩散,达到降低钢中氧的目的。
18 真空脱氧
将钢水置于真空条件下,通过降低外界CO分压,打破钢水中碳氧平衡,使钢水中残余碳和氧继续反应,达到脱氧的目的。
19 热效应
一个化学反应,当生成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时,这个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0 绝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零米平台的距离。
21 相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金属液面的距离。
22 洁净钢
第一是钢中杂质元素〔P〕、〔S〕、〔H〕、〔N〕、〔O〕含量低;第二是非金属夹杂物少,尺寸小,形态要控制(根据用途控制夹杂物球状化)。
23 压力加工
所谓压力加工,就是用不同的工具,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产生性变形,制成一定形状产品的加工方法。
24 连铸漏钢
所谓漏钢是凝固坯壳出结晶器后,抵抗不住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从坯壳处断裂而使钢水流出。
25 强度
钢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钢的强度。
26 抗拉强度
钢材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27 塑性
所谓“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发生永久性变形并能继续保持其完整性而不被破坏的性能。
28 外来夹杂
在冶炼及浇注过程中混入钢液并滞留其中的耐火材料、熔渣或者两者的反应产物以及各种灰尘微粒等称外来夹杂。
29 真空度
钢材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30 返干
是指已经熔化或部分熔化的炉渣出现变粘甚至结成大块的现象。
31 化学亲和力
指元素与元素之间结合能力的强弱。
32 相
就是我们研究的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并且均一的那一部分。
33 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34 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5 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36 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37 抗拉强度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
38 石灰活性
是指石灰与熔渣的反应能力,它是衡量石灰在渣中溶解速度的指标。
39 碳氧浓度积
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钢液中碳与氧的质量百分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而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